第六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The 6th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简称“IDF2023”)是集纪录片评优、展映、论坛于一体的高品质人文艺术平台。本届年度主题为“众·人”,将于2023年11月24日-26日在中国杭州举行。张献民Zhang Xianmin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近年监制或出演电影《塔洛》《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柔情史》《东北虎》《云霄之上》《内沙》《金陵范特西》《日常生活》等。曾任亚太电影奖、亚洲纪录片基金等评委。致力于推广中国艺术电影,在十多个国家策划举办过中国电影专题展映。象 塘 转 山文/张献民象山是镇子的名字,街道叫转塘。这个校区,绕着一座小山,转大半圈,山下有小溪。IDF的几个场地,相互有点距离,总要绕着小溪或小山,转半圈。地名的来由,可能一个是溪流弯来绕去,就是转;山势渐矮,直到融入平地,像大象斜下来的鼻子。我旁观了初选的工作,绝大部分作品,都是第一次看到。作品整体上的多样性、新鲜度、勇气和力量、哀伤和细微,会不时把作为观众的我的“青春作伴好还乡、花溅泪、共剪西窗烛、与子同袍、白头搔更短、无忘告乃翁、安得广厦千万间、莲叶何田田、新停浊酒杯”等情绪撑满。下面是对一些作品的介绍和评价。一、画面猎人此传统覆盖全球,往往感慨人类渺小、时间无常,是一种宏观风景,此风景较快进入玄学,从而给慢移动摄影、超大全景、航拍等一个正当理由。它可以看作是图片摄影的升级版,以及我有时戏谑地称之为“GIF电影”,就是短动态影像。它的新的可能性在本届IDF完全展现出来,基于几个理由:1、全球旅行对于个人已经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三年大疫对大旅行制造了很多阻碍,也使得之前曾经实现过的大旅行非常宝贵,我们需要向自己证明这个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或者过去的世界不会再回来了。所以这些旅行,就带有含糊的时间旅行色彩。这样的基底会使得作品具有某种诗意,例如:对诗意的一种理解是故乡的丧失和复得。这类影片多少带有后人类视角,好似我们整体已经离开了地球。2、航拍普及。低廉到了穷游的水平。3、政策拉齐。这是指各个国家、不同文化,对被拍摄的接受程度差异非常大。但,肖像权、隐私、被拍摄等问题,由于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过度影响,使得各国的政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面对被拍摄的态度,就相当接近了。从而它便利了很多拍摄。社交规则也比较清楚,别人如果不让拍摄,信息比较容易表达或传递到拍摄者这里。它让这个世界更可见。那么,影像泛滥的解药是什么?就是类似IDF这样的影展,它是一个过滤器,大家可以选择相信这一个过滤器,或者别的过滤器。包括你可以相信我现在写的,也可以不相信。表达这种不相信,让这个信息抵达我是很容易的。4、思想的进展。互联网造就了全球思维的一代人,这些人使用影像表达TA们的全球观、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类的悲悯,就是某种提前的、预谋的、假设的AI视角。文科类的多数本科生都曾接触过后人类的思想。它在宏观上与人口塌陷、滞胀、放弃挣钱从而获得的财务自由、个人与全人类的联结等相关。比如个人与全人类的直接而紧密的联结、相对弱化了家庭和国家的角色。总之,在大航海时代结束之后、在记者们全球搜捕灾难新闻之后、我们来到了影像人们全球猎取画面的时代。影像工作者们坚信最后的贵族就是那些还没有被拍到的人。在拍到TA们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几千年文明在地表留下的伤痕。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伤痕片”,或地表的失败纹身,或“大航拍时代”。遗迹The Great Void德国|86分钟*亚洲首映 Asian Premiere《遗迹》海报《遗迹》的导演名叫塞巴斯蒂安,他应该用巴赫的音乐。影像的变奏比音符的赋格更多样和复杂,音符要尊重数学的规律,人脑忍受不了太多数字或数字的变化,要依靠手,结果只能有十个数字。赋格,法语里的意思是“逃跑”,一位研究莫扎特之前巴洛克音乐的前辈说过“反正你张献民也不懂,你认为赋格是不断向前逃跑就可以了”。这种徒劳-逃不出去,与《遗迹》给人的感受一致。此片的混乱,也让我觉得这个类型未到达整合的时代点。群山水手Mariner of the Mountains巴西、法国、德国|98分钟*中国大陆首映Chinese Continental Premiere《群山水手》海报《群山水手》是个看不见的人、首次从伊比利亚半岛返回马格里布地区,他自认为是阿尔及利亚人,但从来没有回去过,也不说当地的语言。这个文学格式,被称为“流亡诗歌”、或寻根文学,由来已久。如马赛的犹太人在贝鲁特的老城、东南亚知识分子瞥见西湖或长城的复杂感觉、海地共产党人在军政府覆灭后重返祖国等,以后还会有叙利亚难民重返阿勒颇或霍尔姆斯。这是一个“随手拍snap shots”模式,追求一个中断,以及反复研习故国的人们是否愿意被他拍摄,像短句组成的诗歌,并且裁切不够,那剪辑完全是用爱发电。从古代角度,我们知道马克思等提到的摩尔人,北非阿拉伯人从伊比利亚半岛返回的大历史,但此片略有破圈,冲破了只对那段迁徙历史、局部地理感兴趣的人群。石史诗A Marble Travelogue荷兰、中国香港、法国、希腊|99分钟《石史诗》海报《石史诗》是王申的片。小王导演本人是个世界公民,他本源是承德-北京的穆斯林,在北京学习商业电影,父辈早年在希腊工作,拍完这第二个长片之后,目前他在荷兰读书。个子高、头发卷,可能在阿姆斯特丹的异性粉丝比在北京多。此片是个travel log,讲一块原产希腊的大理石运输到中国经过加工进入了大款客厅的墙壁或重返欧洲铺设着商场的地面。这是个比较乐观的片,阳光灿烂、网红很红、卫城还不用强拆、加工大理石的工人都戴着比较专业的口罩以避免尘肺病。虽然略讽刺,但全球循环还是可以完成的,大理石们对人类没有过多反感。目前中国全国只有两人称得上是画面的全球猎人,王申之外的叫郭依菲,IDF曾展映过她的短片,到目前她还没有长片。另有几人,如柴觅、裴艳秋(音译)、申迪等人,有望在未来几年变身为全球画面猎人,恰巧这几位都是女性。这儿没东西看Nothing to See Here葡萄牙|16分钟*中国首映 Chinese Premiere《这儿没东西看》海报短片《这儿没东西看》也是这类,不过太学生气了。《超自然》《后交响曲》《燃烧之殇》等,大体也是这一类。孤独地貌Geographies of Solitude加拿大|103分钟*中国首映 Chinese Premiere《孤独地貌》海报这一类中人气充盈的是《孤独地貌》和《上岸》。后者我以前看过,震惊。这两个片都是一个绝对孤独的人面对无尽的大自然。但是,观众应适当克服感受苍凉的层面、进入对其生态意义的理性吸纳。上岸Haulout英国 | 25分钟《上岸》海报二、被嫌弃的人们荒原作为意象,自然会滑动到荒废的人物。这也是纪录片放弃了宏观人物的必然结果。反人物是个文学概念,它其实反对的不是人、而是“现实必然有价值”这一判断,或者说它就是从现实主义走到写实主义的这条美学脉络。被遗弃的人们可能有两个倾向,一个是消失,不是肉体消失,而是失声,接近社死,ta没有声音发出,就在这个时代逐渐隐入尘烟;另一个是啰嗦,就是过度地使用语言来掩盖自己的没有存在,是一种焦虑、以及排解焦虑的有效方式,我对此特别有感触,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写文章又stinking又长,都可以以此阐释。所以我特别理解那些饶舌歌手、嘻哈儿、脱口秀才。十年前就有过一些拍废柴人物的片,最近两年国内拍这类的集中到喊麦、吃播、直播变装、饶舌等方面。废物故事Trashy Boy中国|97分钟《废物故事》海报《废物故事》事发陇西,我搞不清是否真在陇西,陇西人们购买力一般啊、他如何靠饶舌在那里生存呢?好在很快就理解了这是一个依靠没有收入实现了自由的典型、从而符合以后人工智能霸占一切、人工只能孤单地宅着的状态,AI应该是不让智人生孩子的,生下去岂不没完没了。主角原创词还行,唱的也还行,台风也还行,新时代民谣。与同类型的片相比,这片也还行,不差到哪儿去,也很容易被diss,四处漏风。如果有碟,我会买一张,另有几个歌手我可能会买三张。闲暇时光,夏日的一天Leisure Time – A Summer’s Day丹麦|30分钟*亚洲首映 Asian Premiere《闲暇时光:夏日的一天》海报短片《闲暇时光:夏日的一天》是个中产阶级度假日常无聊的集锦。你要觉得有意思就有意思。一种护手霜或保湿乳提供的满足感。以及健身多巴胺消退后留下的虚空。典当铺The Pawnshop波兰|81分钟*亚洲首映 Asian Premiere《典当铺》剧照《典当铺》是个喜剧,上油管的话他们全家都是网红,五十岁的夫妻有20岁的儿女,几乎每场戏都可以把人物对照着看。他们仓库里堆满了废物-宝物,前厅不时出现卖家,买家却几乎没有,只打打电话。他们的服饰、甚至可能包括化妆品,都是别人在这里寄售的,只是食物还要出门去购买。波兰的纪录片最近几年有很多发展,原因之一是题材和人物丰厚,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希望融入国际社会、向大家展示真实可信的自己是融入的重要方式。三、知识分子视角阳台电影The Balcony Movie波兰|100分钟*中国首映 Chinese Premiere《阳台电影》海报上一个种类与本种类的切换影片是《阳台电影》,一个“无聊”的人在阳台上拍摄下面经过的各种人,引逗别人说话。Elegies中国香港|101分钟*中国大陆首映Chinese Continental Premiere《诗》海报《诗》或许可以延伸理解为一个社会在怀疑自己接近解体时回到的思想性保护中,就是语言。安塞姆·基弗:流年之声Anselm德国 | 93分钟*中国大陆首映Chinese Continental Premiere《安塞姆·基弗:流年之声》海报基弗的艺术品有一种破坏性,压迫感。文德斯本来是很温情和小清新的导演,比较本分地记录了基弗的作品、创作的过程、材料、展示等。没有给阐释。瓦尔达万岁!Viva Varda!法国 | 68分钟*中国首映 Chinese Premiere《瓦尔达万岁》剧照有关瓦尔达的片是电视台订制的,基础信息非常多,剪了很多瓦奶奶的话语进去,比较像一本传记。再见戈达尔Say God Bye瑞士 | 124分钟*中国首映 Chinese Premiere《再见戈达尔》海报有关戈达尔的片是个粉丝作品,虽然该粉丝也已经有了较好创作成就。他以步行寻找的方式表达膜拜,就是朝圣之旅。对戈达尔的不同方面有介绍,比较碎片化,但戈达尔本人最后二三十年的创作就很碎片化。苞谷苞谷Corn Corn中国|59分钟*全球首映 World Premiere《苞谷苞谷》海报与对影像的全球猎取不同,张焕财表现了对影像的本地“收获”。草场地工作站的理念较直接地来自小川绅介的稻田和收获,小川的理念曲折地来自50年前中国的上山下乡。草场地工作站的理念在后续的贾之坦、邹雪平、王海安、乃至郭睿的创作或写作中,都有直接或曲折传承。张焕财的《苞谷苞谷》有点像“多收了三五斗”,标题可以减少两个字,片长减少一半也可以。但,丰收,就是影像自由,暂且享受一下也好。再就是张焕财等人的身份认定:作为一个农民,还有地可种,挺好,但为什么我把他放在知识分子类别中?中国的改革开放、基础设计之一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两条腿走路、两手抓,二三十年之后,典型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往往是分裂的,如通俗文化中的大款、富二代,大体就是两个生活不匹配的公众形象,虽然现实中追求艺术的富二代浩如烟海;独立电影一直有一个物质生活极不丰富、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反差,张农民兼张导演继续了这个传统,他在物质-肉身生活中,是个农民;在精神-灵魂生活中,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短视频、脱离了宏观叙事、脱离了大他者,以第一人称制作纪录片,这很时髦,比尔·尼科尔斯说这叫“自反式”;他平视着被他拍摄的人们,被拍摄的人们超脱了对影像纯真的接受或抗拒、使用更复杂一些的嘲讽,他们以嘲笑张焕财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被拍摄的接受、以及具身表演。这是一个时代实例,吴文光帮助不少人放弃物质贫困、进入了影像或媒介的知识分子行列。逐花人Flower Chasers中国、荷兰、美国 | 27分钟*亚洲首映 Asian Premiere《逐花人》海报与张焕财形成反差或对照的有潘志琪的《逐花人》和李维的《尘默呼吸》。两个片都基于媒体态度。他们拍摄“被遗弃的人”。潘老师已经积累了四五个作品,总在中年的荒谬中找寻一点存在的意义。李维的愤懑既来自他自己,也来自他接收到的各种张力。两者都有点学院色彩,比如媒体伦理非常清楚。四、暴力的残骸与暴力的未来尘默呼吸Silence in the Dust新加坡、法国、美国、中国大陆 | 95分钟《尘默呼吸》海报《尘默呼吸》有关尘肺病家庭。这个议题,有过一些纪录片,这些片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或否认,是此疾病进入社会关照的群体运动的一部分,但,部分曾经予以关注、吸引社会关注此议题的人们,长时间进入半社会死亡的状态,就是他们被在精神上、在社会存在上、强加了尘肺病的难以呼吸、逐渐窒息。社会的转型也使得粗放作业中最容易引起尘肺病的一些工作方式被逐渐抛弃或取代。这是纪录片人对社会的贡献。但社会对这些纪录片人的不公呢?在乌克兰In Ukraine波兰、德国|83分钟*中国首映 Chinese Premiere《在乌克兰》海报本届IDF有两个军训片。《在乌克兰》是个缓慢的反战片,拍摄于2020-2022年,内容是乌克兰比较全民化的军事培训,没有人希望他们暂时习得的技能有一天发挥实际用处。它的和平在于所有战斗场面都是假想的,当他们进入丛林,那里并没有敌人,他们只是假设有敌人;当他们扣动扳机,并没有子弹会发射出去;当他们头顶有无人机,并不是为了投弹,只是为拍摄训练场面。作品中会闪现坦克等军车的残骸。纯真Innocence丹麦、以色列、芬兰、冰岛|100分钟*中国首映 Chinese Premiere《纯真》海报《纯真》是一位以色列导演-制片人对本国全民皆兵体制的批评。如果我们全民皆教师、或全民皆农民,我们知道我们做不到、社会也会瓦解。那么,为什么可以或应该全民皆兵?有些人,做不了老师,或种不了地,那么也有些人,当不了兵。此片的标题来自几个未成年人的家庭录像,他们一旦成年,就要做军人,两个典型人物少年人对此一直很抗拒,此抗拒延伸到了军营中,但军营中的影像很有限,所以重点在花季少年的生活、对暴力的看法、暴力的实践。五、Love & Peace善良的心Kind Hearts比利时 | 87分钟《善良的心》海报片单中有两个“花束般的恋情”小作文。弗拉芒地区的影片乍看有点像达内兄弟的工作坊式虚构作品,进入主要人物后逐渐稳定下来,诚恳地记录两个刚成年的人的恋情。如所有剧情一样,他们要分手的。这片叫《善良的心》。后半段当作侯麦的《道德与箴言》看也行,他们俩在大学图书馆进行了一些抽象而略显幼稚的对话,以延长他们的恋情。这个女人This Woman马来西亚 | 90分钟《这个女人》海报与《善良的心》的诚挚(这诚挚可能是伪装的,这取决于观众的看法)相反,阿烂的《这个女人》非常心机(当然这也可能是伪装的,就是阿烂用心机掩盖自己的天真烂漫从而避免社会可能带来的进一步伤害),人物都不大光明磊落。阿烂用明显的(伪)纪录段落、就是采访,来化解或间离虚构和表演的多方向恋爱段落和奋进型事业段落。女主是废柴的极端相反版本,她对她自己和别人都太有用了,渣-诈一体,重复着每一段都很真诚但都非常短暂的恋情,没有完成任何心理目的,只有填充起来的场面。如果我斗胆分类,阿烂与滕宇涵、何小培接近,何小培比较有名的纪录片叫《中华坏女人》,如题。这很正能量。本文就结束于Love & Peace(爱与和平)。张献民 23年11月记述于第六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创作不易,感谢支持